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信息

研途情报站 | 学术信息汇总(12.09)

作者: 访问量:555发布时间:2022-12-09



报告题目:用引力波研究早期宇宙和暗物质

报告人:郭怀珂 博士后(犹他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08日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理学楼217会议室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手性自旋电子学

报告人:于涛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08日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583-809-651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自旋阻挫体系中量子自旋液体的探索

报告人:罗强 副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06日 14:00-15:00

报告地点:理学楼402会议室(腾讯会议522-8318-6495)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On the Greedy Randomized Coordinate Descent Method

报告人:白中治 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报告时间:2022-12-10 10:00-11: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770330862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Introduction to Keller-Segel equations

报告人:李玉祥 教授(东南大学)

报告时间:2022-12-12 9:30-1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75805575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金融状况与实体经济的动态互动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报告所属学科:应用经济学

报告人:刘晓星(东南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9:00-21: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167162168

报告摘要:

金融状况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创新拓展已有的动态互动和风险溢出分析框架,基于带随机波动的时变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包含12个类别指标的金融状况指数(FCI),较好地反映了历年我国金融状况的变化。统计检验发现,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双向互动关系。结合系列危机事件,深入研究了中国金融状况与实体经济的动态互动与风险溢出效应,揭示了金融状况与实体经济间长期的“双向动态互动”关系以及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实体经济因素,并分析了风险溢出结构在不同时期的相似性和亲疏程度。通过机器学习等分析方法发现,工业增加值是影响系统性风险最重要的实体经济因素,其次是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信心。根据三者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突出重要性,我们需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增内需、促生产和稳增长。

报告人简介:

刘晓星,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金融学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全国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江苏省资本市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技创业导师,东南大学金融安全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部级),东南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委员,《计量经济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金融安全与金融智能。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及《Applied Economic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5项技术专利,出版专著5部。


报告题目:碳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下电力供应链定价和低碳技术投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

报告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报告人:李登峰(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12日 14:30-18: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623-169-191

报告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结合碳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针对由一个电力发电厂和一个电力零售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着重研究电力发电厂和电力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包括发电厂电力批发价格与电力零售商销售价格的竞争、电力发电厂低碳技术投资水平与电力零售商低碳技术投资成本分摊、利润分享的合作及竞争,并通过构建集成竞争与合作于一体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揭示碳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下电力供应链的价值共创及碳减排策略的优化路径。

报告人简介:

李登峰,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决策与博弈研究中心主任,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模糊决策与系统分析、人工智能与智能决策、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供应链优化与管理和经济管理决策与博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30多项、IEEE计算智能协会IEEE模糊系统会刊杰出论文奖、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专著12部、论文300多篇。获得过多项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如2013、2014年国家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称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2022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多个学术组织中任职,如担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分会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常务理事,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 Applications》和《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副主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控制与决策》、《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责任编委,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期刊《工程管理科技前沿》编委。


报告题目:碳中和的经济学逻辑和实践

报告所属学科:应用经济学

报告人:施训鹏(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6:00-18: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34-409-631

报告摘要:

碳中和有很多典型的特征,如行动不足、全球协调、各种集团博弈等。报告从低碳治理的不确定、外部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分析这些特征的决定因素,并基于这些特征和决定因素,对我国当前的碳中和治理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和建议。初步分析认为,强调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可能会低估碳中和的挑战性,也不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贡献的认可。要正确认识碳中和的艰巨性和利他性,确立正确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勇敢面对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调整甚至反复,通过动态调整,优化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并为将共同有区别的原则运用到各地区以及国家之间。

报告人简介:

施训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志奋领学者,悉尼科技大学能源和环境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教授、博士生导师、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际能源转型学会理事长、“澳大利亚中国经济研究学会”理事、会长(2016-8)。现任全球天然气中心高级顾问;APEC 可持续能源中心国内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特别顾问和联合国采掘业可持续发展转型工作组成员;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SSCI)共同主编、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领域主编、China & World Economy (SSCI)和环境经济研究等期刊副主编以及其他十余期刊的编委。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澳大利亚环境法律和政策领域领军学者 (2020年度),致力于研究能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经济政策问题,在Science (Letter),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等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文章入选中国100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新华财经、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East Asian Forum等报刊媒体发表近百篇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洲开发银行(ADB)、新加坡贸工部和有关国际组织委托的研究十余项。


报告题目:变测度耦合与应用

报告人:王凤雨 教授(天津大学)

报告时间:12月13日 10:00-12: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101189721

报告内容摘要:


题目:On the abominable properties of the Almost Mathieu operator

报告人:周麒 教授(南开大学)

时间:12月14日 14:00-15:00

地点:腾讯会议:309124459

报告内容摘要:


题目:Meta表示以及解的上下界估计

报告人:梁振国 副教授(复旦大学)

时间:12月16日 14:00-15:30

地点:腾讯会议:890479016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题目:Relationship and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Banks in the Eurozone

报告所属学科:应用经济学

报告人:Chi Keung Lau(香港恆生大學)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15日 16:00-19: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212-948-015

报告摘要:

Based on samples of banks from the initial 11 Eurozone member states, this study achieves two goals. First,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evidenc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Second, this paper examines Granger causality runs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Using the technology gap ratio to measure bank innovation and the Lerner index and Boone indicator to measure bank competition, the paper reveals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Using the full sample,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indicate a full negative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When separat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s examined on each of the upward slope and the downward slope of the inverted-U curv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positive bidirectional causation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long the upward slope, whereas a lack of support of causality link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long the downward slope.

报告人简介:

刘志强博士现任香港恆生大學經濟学副教授, 曾任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会计,金融及经济系研究教授 (Reader),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高级委员( Senior Fellowship of the UK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刘博士发表SSCI/SCI 国际论文超过100篇,其中SSCI Q1 超过40篇,担任SSCI期刊Eurasian Business Review (Q1) 创刊副主编, Sustainabil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跟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特刊客座主编,Heliyon期刊 (SCI), Asian Economics Letters副主编。另外刘博士长期担任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例如: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 Energy Economics, Economic Letters,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分享:
友情链接
网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