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十届“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奖评审顺利举行。经学生自主申报、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初评、公开答辩终审,共有13名博士生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奖作为我校博士生在校期间可获得的最高学术荣誉奖励之一,为博士生们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展现了我校博士生丰硕的学术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了全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取得更多成绩。
本期让我们走进第十届“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和他们的创新成果!
获奖者:孙林楠
所获奖项:一等奖
创新成果名称:航空混合励磁无刷直流起动发电系统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指导老师:张卓然,李迎光
成果简介:
本项目围绕航空高可靠、高效能电源系统核心需求,提出新型并列式混合励磁无刷直流起动发电系统技术,该系统易于实现起动发电一体化,合理设计可以规避由永磁体引起的故障风险,实现混合励磁电机高速高可靠起动发电运行,为研制自主创新的多电飞机电源系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创新点介绍:
1.创新发展完善航空混合励磁起动发电机优化设计理论,揭示不同原理电机并列运行前提条件,研制并列式混合励磁无刷直流起动发电试验平台,首次实现12300r/min 12kW额定负载长时间稳定运行和1.5倍过载可靠运行
2.利用混合励磁电机中解耦的低阻抗磁路,创新性提出了集成励磁机起动发电系统架构,实现提取轴功率用于励磁,保障电源系统宽速域变负载条件下的高效自励,克服了传统自励电源系统输出功率脉动损失和故障自启时间长的缺陷,提高系统可靠性。
3.创新性提出环流励磁电源系统架构,复用具有直流偏置的交流电流励磁,解决了不同绕组损耗分布不均的问题,从原理上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工作效率。
获奖者:邓晨光
所获奖项:一等奖
创新成果名称:工程畴实现透明菱方PMN-PT 单晶及其优异的横向压电和电光效应
所在学院:理学院
指导老师:刘友文
成果简介:
兼具有高压电性和透明度材料在铁电领域一直是巨大的挑战。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报道了交流极化获得的透明PMN-PT晶体。但是该晶体只在极化方向透明,限制了其应用。本项目通过工程畴解决菱方PMN-PT 单晶特定取向的透明问题,并可以采用横向调制模式降低半波电压,在集成光学芯片、激光雷达、光声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前景
创新点介绍:
1.通过工程畴实现适用横向调制的透明PMN-PT单晶。通获得的透明PMN-PT晶体具有高压电性(>1700 pC/N),并且其电光系数高达320 pm/V,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电光晶体铌酸锂的10倍。
2.依托学校实验平台,搭建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电光系数的测量装置,搭建并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了多波长下的布儒斯特角测量装置。通过物理机制的探索,结合晶体的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的联系,探索具有实用化潜力的晶体材料。
3.依托学校实验平台,深入研究单晶生长与加工工艺。生长出NBBT、BCT及PMNPT等新型晶体材料,并实现了光学平整度级别的单晶晶片制备。搭建了用于铁电压电特性测量的介电压电测量装置,结合微观结构对晶体的物理特性表征,研究不同温度与尺度下晶体材料的多种物理性质。
获奖者:杭叶
所获奖项:一等奖
创新成果名称:减污降碳复杂性建模方法与应用
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王群伟
成果简介:
围绕减污降碳管理中的“异质性刻画”和“因素分解”问题,提出了更具一般特性的生产技术异质性测算方法,提出了监测减污降碳指标变动的综合分解分析方法,提出了全流程视角下考察减污降碳指标时空驱动力的指数分解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可用于各层面减污降碳效率的评估及指标变动/差异驱动因素的识别,强化政策实施的针对性。
创新点介绍:
1.提出了更具一般特性的生产技术异质性测算方法。传统的共同边界方法用于非径向效率模型时会因异常值的存在出现“效率错乱”问题,提出了一种共同边界新方法,该方法在径向和非径向效率模型中均有适用性,有效提高了基于共同边界方法测度效率的精准度。
2.提出了监测减污降碳指标变动的综合分解分析方法。通过生产理论分解分析(PDA)、指数分解分析(IDA)和归因分析(AA)方法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因素、主体贡献的联合溯源,有助于多种分解分析方法的优势集成及分解分析理论的拓展和延伸。
3.提出了全流程视角下考察减污降碳指标时空驱动力的指数分解分析方法。在理论上把大气污染排放分解为源头防治、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阶段,实现了基于阶段划分的驱动因素识别,并将识别视角从时间拓展至空间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