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学生风采

研途航向标 | 【航空逐梦,笃学沉潜 】航空学院国奖微展

作者: 访问量:740发布时间:2021-11-30

为引导广大研究生潜心科学研究、增强求真创新精神、树立学术报国志向,南航研究生推出“研途航向标·国奖微展”系列报道,聚焦本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展示优秀研究生风采。

青春逐梦,榜样领航。本期让我们走进自动化学院国奖获得者,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悟榜样力量,寻找前行方向!


张思宇

立志奋斗 勇于担当做新时代创新求实的博士生


人物简介


张思宇,航空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曾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波音一等奖学金、中航技一等奖学金、校友会一等奖学金、优秀生一等奖学金、三好研究生标兵等荣誉;在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3篇,申请专利3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项目3项;入选首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

张思宇在大四初保送本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直博,选择了从事祖国真正需要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入了气动减速技术团队余莉教授课题组。从本科时旁听课题组学术交流会,到逐渐地可以将听到的研究成果与学过的专业知识相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张思宇渐渐开始了“科研打怪”之路。

他探索的第一个课题是飞行器气动热预测计算,在该课题的探索中,他遇到问题及时与导师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方案,学会了有效查文献、读文献,学习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当时还是本科生的他每晚在教研室待到很晚才走。潜心探索,终有所成,撰写了相关论文投递到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并被录用,这是张思宇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大四毕业后的暑假,他在之前的基础上,沉下心开展深入研究,丰富研究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暑假的不断思考与修改,他收获了第一份核心文章。

在航空报国的成长路上,在初识科研、潜心探索的求知路上,尽管充满荆棘,但是张思宇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在拼搏,在奋斗。

在博士阶段的学习中,张思宇为自己设置了很多目标,有长期目标、有短期目标,还会找寻优秀的师兄师姐作为自己努力学习的榜样。他在读博初期觉得发表SCI论文遥不可及,导师余莉教授告诉他:“搞科研,写文章,从会议论文,到核心论文、EI论文、SCI论文,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在学术写作中,不要一味追求英文SCI的发表,要从写作训练中提高中文的写作能力”。这一观点始终影响着张思宇的科研观。

秉承着这种思路,在第一篇EI论文的撰写中,他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一项寂寞的职业,他凭借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毅力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奉献,在科研上不断进取。在这篇文章的撰写中,他最大的收获是导师对论文的多次面批,这一过程让他逐渐“开窍”,在论文写作上有了一些心得。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张思宇有意培养勇于思辨、敢于创新的精神,无惧艰苦、一往无前,在气动减速技术这一关键领域不断探索。他常常是工作室最后一个离开的,回到寝室时,室友都已经休息了。有付出也就有收获,攻博以来他主持了江苏省创新计划项目和拔尖创新人才跨学科创新基金各1项,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3篇,发明专利3项,入选校首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


张培

持之以恒,天道酬勤


人物简介

张培,航空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开展积分型非局部理论及其在微纳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三好研究生、科创先进个人等。攻读博士期间在国际期刊已发表SCI论文13篇,参与国际会议1次。

在导师卿海教授的建议下,攻读博士第一年张培便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非局部积分模型及其在微纳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张培硕士阶段虽也曾接触过这一研究领域,但所知主要局限于存在问题的微分模型。导师给出的发展适定性的积分模型对张培来说实际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和挑战。为了更好的熟知研究课题,夯实理论基础,他开始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梳理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和热点。有人曾用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描述学术探索时的孤独感。张培也表示科研是注定孤独的旅行,因为即使在同一个研究室,每个人研究的领域也都是不同的,只能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开始一个新的问题前,张培都会明确这次科研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的研究思路,模拟算例中需要计算哪些数据等,按照规划去进行论证和尝试,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很多时间。

除了主观上目标明确外,导师卿海教授的悉心指导也是自己能取得成绩的关键。准备第一篇论文期间,他频繁与老师讨论、论证自己的思路和求解方法,每一次老师都能以自己独到的眼光给予他启发性的指导。在科研方面,张培还学习到了导师另一种十分宝贵的品质:严谨。写完学术论文初稿后,他会逐字逐句地检查,特别是英文语法和句式,公式的大小写、正斜体都会仔细校对,对于文章中每一处原理解释都会查阅相关文献做相应的注引,以保证学术准确性。在这些忙碌的日子过后,张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

但事情也并不都像计划中那样顺利,在进行新课题Stress-driven模型相关工作时,他也曾遭遇瓶颈。一篇论文投稿连续尝试五个期刊都未能成功,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沉下心来总结审稿人所提的问题,经过两轮“大修“,历经半年多,这篇论文成功被一区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接收,赢得了一个新的突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次次的探寻、一遍遍的修改,其中的煎熬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而这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心血和坚持并没有白费,付出总有回报!

随后,张培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探索,开始了修正的非局部梯度模型、高阶双亥姆霍兹非局部核两方面相关的工作。有了上一篇论文的曲折经历,张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课题的选定时他会更多关注其背景调研,写作上也更能聚焦创新点,目前已在力学领域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篇。

很多人都觉得做学术很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静不下心。做学问,不是猎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罗信息。做学问,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不断拷问自己;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给后续研究一点启发。只有当你耐心地把相关领域的知识理论了解清楚后,才有可能做到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提出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陈振阳

始终“充满执着”


人物简介

陈振阳,航空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已发表SCI一区学术论文5篇。

读博初期,陈振阳可以说处在一种既喜又忧的环境。喜的是令人充满新鲜感的新环境、新知识,忧的则是自己的“前途未卜”,我该看什么、学什么?我能做什么?尤其是与本校直博同学相比,自己的综合能力还差的很远,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酸菜鱼”:“酸”别人的实力,可自己却很“菜”,好似在这强人如林的航空学院,自己很“多余”。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不是要和别人比,而是要和自己比,要和那个曾经在“温床”中的自己比。既然自己要闯荡,就要比过去学得更多,思维更敏捷,眼光更精准。

博士一年级期间,他花费海量的时间去阅读和整理文献,尤其是很多基础概念,可以说是回炉锻造般重新梳理。此外,他还在阅读文献的间隙编写了不少数值计算的程序,为后续的工作铺路。经过大半学年的忙碌,总算对第一篇论文有了灵感与思路。

尽管找到了启动课题的思路,但“苦难行军”却刚开始第一步。经过了数个月的反复修改,终于在第三学期末收到了第一篇论文的录用通知。在决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时,他选择了更有挑战的课题方向,抛掉轻车熟路出结果的“功利心”,用心体会每一次尝试的乐趣。亦或是幸运,亦或是注定的回报,疫情大局之下,依旧是丰收的一年,以三篇SCI为基石,博士课题脉络逐渐清晰。渐渐地,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条平凡又不简单的路。


李森

用“梦想”为“成长”引航


人物简介

李森,航空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发表SCI一区顶刊论文一篇,重要核心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参加第三届Vibrat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国际会议,获得最佳论文奖和最佳汇报奖。

李森做科研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和“学”相结合,把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有次他在实验中碰到了在理论上似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那段时间,他与导师多次交流,到处查阅资料寻求答案。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无心添加的实验条件导致了不同寻常的结果,而李森的执着则帮助他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使得他后期的SCI论文发表十分顺利。回首过去的两年科研生活,他认为做科研的确不能眼高手低,一切都是从实践中来。做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后的原理,也可以培养出熟练运用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工业软件的能力,一篇优秀的论文应是所有能力和心血的集大成之作。

他还记得当时科研之路刚起步时并不顺利,作为一名新人,他也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最致命的莫过于不重视文献阅读。在接到导师布置的课题任务后,他急于用自己的理解去证明理论可行性,对于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成果不关心,结果事倍功半,做了很多毫无创新性甚至有很大滞后性的研究。导师和他进行了谈话,反复叮嘱“切忌闭门造车”。李森幡然醒悟,认真反省,意识到严谨的重要性,从此再不敢懈怠。

他还重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课题组的例行组会,到大型国际会议的公开汇报,他做好各项准备准备工作,具体到每一张示意图,他都会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以期促进学术交流,在不同学科、不同思想碰的火花碰撞下给予自己新的启发,在业内优秀学术前辈的指导下更好地找准方向、推进科研。


魏莹

以梦为马,志牧群星


人物简介


魏莹,航空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2020年获得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21年获得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

赵淳生院士的事迹是每一位精驱所学子的入学第一课,也是魏莹无法忘怀的重要人生一课。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入学不久时精密驱动与控制研究所的新生欢迎会上,赵淳生院士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向年轻懵懂的学子们分享他对生活、对科学研究、对国家的热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赵院士以身作则将科研的诗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为学生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让魏莹深有体会,在第一次绘制科技论文插图时,魏莹对绘图的要求和技巧一无所知,看着师兄的论文比葫芦画瓢却不得要领。芦老师看着魏莹粗糙的绘图,耐心地指导:图片的角度调整、配色方案的修改、部件尺寸的校正、标识的替换、光影的渲染……一张原理图,一改就是一个多月,每一处细节都追求完美。终稿与初稿的对比,让她认识到每一处细节都要精雕细琢,聚沙成塔,量变的累积才能够引发质变。

在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身上,魏莹也看到了这样的品质。他们一次次重复实验、记录数据、修正实验条件、探索新的试验方案设计,甚至废寝忘食地科研学习,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魏莹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师门同辈的帮助下,魏莹逐渐不再感到自己的课题研究无从下手,逐渐找到了科研的方向。

时至今日,硕士三年级的魏莹已发表或录用SCI论文3篇,EI期刊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设计微纳物体运动的视觉反馈与闭环控制系统是魏莹所做的第一个课题,她这个对实验平台一无所知的“科研小白”,在师兄的帮助下学习了具体的实验原理,但在自己动手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从未接触过LabVIEW软件的她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接手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面对系统不兼容、设备响应速度不匹配、声操控平台断路、图像质量差难以识别分析等诸多问题时,她一次次打起精神,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自己。

团队这个大家庭是我坚强的后盾,初次接触课题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有师长、伙伴陪我一同披荆斩棘,脚踏实地、不惧失败则让我在读研路上有所收获、越走越稳。


卢春尧

科研是雀跃的孤单


人物简介


卢春尧,男,航空学院2019级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科研创新个人、三好研究生和三好研究生标兵荣誉称号。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两篇,其中包含一篇编辑精选封面文章,被我校新闻网报道,参与合作发表论文共4篇,主持一项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比赛,获得2019年第九届亚太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和2020年第一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材料力学大赛二等奖。

科学研究需要灵感和激情,但伟大成果的诞生往往伴随着科研工作者在漫漫寒夜中无畏的坚守!

由于本科未曾接触过相关的基础知识,刚开始接触科研的卢春尧入门花了很长一段,不断碰壁。他在研一上课之余,阅读了大量文献,希望可以早日找到课题方向。科研工作很多时候都在做“无用功”,种种预料之外的问题接踵而至,不断打击他继续前行的信心,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献阅读的基础让他终于有了具备可行性的研究想法和思路,着手准备计算模型,经常在教研室待到十一二点,最终完成了模型的调整。

第一次尝试写SCI论文的过程并不顺利,疫情影响下研一生涯转瞬即逝,暑假他选择扎根在实验室和教研室,认真准备论文需要的所有数据。历时两个月完成了文章初稿,导师对文章的创新点、写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修改建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卢春尧,你的文章返修意见收到了,是小修,应该问题不大,只要认真的逐条回复修改就可以接收,提前恭喜你了!”接到导师消息的他,内心激动且紧张。虽然是小修,但十几条审稿意见遍布全文的绘图、结构、公式,看得出审稿人对待学术的严谨和认真。审稿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他由衷的佩服,深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还需要很多路要走。他对审稿意见逐一修回,最终顺利被期刊接收发表,这篇SCI的顺利发表坚定了他科研的信心,也为研一的学习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望科研路,卢春尧感悟到科研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坚定的心,每个人都会经历从毫无头绪到思路清晰的过程,可以通过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来实现,这一路最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坚定信念。



锤炼品德,勇于创新

实学实干,追求卓越

这是每位国奖获得者身上闪耀的优秀品质

也是更多南航研究生

正在努力奋斗的方向

愿你们

不忘初心,乘风破浪

争做一名具有中国灵魂的卓越英才!



分享:
友情链接
网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