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研究生潜心科学研究、增强求真创新精神、树立学术报国志向,南航研究生推出“研途航向标·国奖微展”系列报道,聚焦本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展示优秀研究生风采。
青春逐梦,榜样领航。本期让我们走进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奖获得者,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悟榜样力量,寻找前行方向!
吴彰钰,民航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曾获CSC公派留学资格、航空工业奖学金二等奖、“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群星”创新提名奖等荣誉。入选首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引航计划”。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中科院1区9篇)。1篇文章被遴选为AIE关键科学文章,主持省级/校级创新项目3项。
2016年,吴彰钰以优异成绩考入南航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师从余红发教授。“做国家最需要的科研”,在我国南海“岛礁工程建设”的大背景下,吴彰钰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在开拓和发展高性能岛礁混凝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硕士期间,吴彰钰对全珊瑚海水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腐蚀领域Top期刊《Corrosion Science》上,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SCI引用30余次)。作为吴彰钰的第一篇SCI论文,他对这篇论文的“诞生”过程感慨良多。在他的电脑里,至今保存着导师对这篇论文的15个修改版本。“一旦决定要做这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则还不如不做。”余老师的这句话也成为吴彰钰的座右铭,对他后续的科研工作影响深远。
2019年,硕士即将毕业的吴彰钰关注到,我国南海周边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提升岛礁工程结构的防护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工作,由此也确定了他的博士研究方向。在余红发教授和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张锦华教授的联合指导下,吴彰钰创新性地采用三维随机细观模型来模拟珊瑚混凝土的随机细观结构特性,并从细观层次开展其力学行为及损伤破坏机理的研究,这部分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珊瑚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研究领域,吴彰钰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Top SCI论文12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复合材料Top期刊《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的论文,被国际著名科技机构“工程进展”(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国际影响重大。该研究成果也获得工业信息化部、新华日报、爱思唯尔、网易新闻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媒体机构的重点报道。
放眼国际,努力把握出国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2019年,吴彰钰受研究生院资助前往QS排名世界第八(2021年排名)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分会报告;2021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已前往UCL跟随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Y. Bai教授开展为期一年的联培工作。
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合作思维。2020年入选首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引航计划”后,在跨学科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吴彰钰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报了一项跨学科创新基金,旨在设计和制备出一种具备高强、高韧、耐冲击和耐高温性能的新型材料,希望能够在航空、航天和民航事业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得到应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中期考核,前期研究成果获得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份跨学科研究经历,对于吴彰钰的跨学科研究思维是一种很大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他的科研热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拥有着“红色基因”、怀抱着“蓝色梦想”的南航人,吴彰钰始终牢记革命先辈的嘱托,虚心学习老一辈党员的优秀事迹。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吴彰钰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承“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丽娜,民航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曾任民航学院科协主席,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校百佳青年、校三好研究生标兵等称号。以第一学生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核心论文2篇及会议论文1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件,主持校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及创新实验竞赛培育项目各1项。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智慧交通运输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拔赛二等奖。
取得民航行业背景下的管理学学士学位后,为丰富自身知识层次,马丽娜硕士阶段选择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接受管理学过渡工学的挑战。由于缺乏学科基础,入学初期她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迷茫,但植根于心底的民航报国梦不能轻易放弃。深知专业学习是立足之本,全面分析自身差距后,马丽娜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坚持每日总结、每周反思,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取得全国英语笔译专业资质,考取上海中级口译证书,同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
扎实的专业和技能学习为科研工作开展打下基础。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马丽娜跟随田勇教授团队致力于可持续交通建设,从空中交通绿色运行角度严谨钻研、创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探索永不止步,实践方出真知。借助团队合作平台,攻坚克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协助中国民用航空局完成航段运行时间标准修订,形成全国民航航班换季工作标准;更是勇敢走出校园,先后前往中国电科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开展实习,在行业运行前端坚守职责、开阔视野、磨练意志、打造本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忠诚担当和南航学子的唯识风范。
“研”途路上不忘以感恩之心回馈集体与社会。科研学习和专业实践外,马丽娜还充分发挥技能特长,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入学以来连续担任航空学会年会、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志愿者,也曾通过层层选拔,参与到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主办的国际卫生防疫暨生命健康产业博览会中,以随同翻译志愿服务的方式,向国际组织和世界展示守护人类健康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方案。随后组建创业团队,开发的集云端展览、需求对接、物流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防疫物资采购交易平台,通过了多家全球会展服务供应商的应用检测,在提高防疫物资供应链效率的同时,也为航空物流产业业态注入新的活力。
回望过去,经历的挫折和迷茫让马丽娜更加体会坚守和努力的非凡意义,成长的关键是初心信念的砥砺,是强健心智的养成,是以无畏勇气突破定义、于未知中创造无限可能!
江灏,民航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曾获Mathorcup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江苏省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江苏省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创新挑战赛二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十篇,公开发明专利四项;主持研究生开放基金一项。
江灏大四初保送至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在导师刘继新副教授的指导下,很快确定了以“终端区进场航班排序方法研究”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硕士入学前的暑假及入学后一段时间,他继续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研一时在《航空学报》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在硕士就读期间,他一直从事“进离场航班动态协同调度”的相关研究,其中离场航班运行流程较为复杂,他为深入了解离场航班运行实际,在导师的支持下多次前往民航企事业单位学习交流,为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热爱运动,在游泳馆、篮球场和健身房都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运动教给他需要不断努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道理;他也常常是实验室的“开门人”,以勤奋开启通往科研殿堂的大门。他会每周给自己制定计划,包括科研、运动、生活和娱乐,规律运动和规律作息让他每天都拥有充沛的精力,成为他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有力保障,投出的所有论文全部被顺利录用的幸运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肯定。
“不要做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刘老师不仅会定期组织研究生学术活动,还经常带领大家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寓教于乐,这让他受益良多。胡明华教授带领的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大家庭是他坚强的后盾,每当遇到问题时,总有老师和同学能给予帮助。
回望科研路,江灏体会到科研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的渡劫,他常常会独自“闭关”写论文,实验室同学笑称他每次“出关”就意味着一篇论文的诞生。科研路漫漫,要保持对科研工作的敬畏心,将虚名和浮躁拒之在外,他说依旧需要全力以赴,因为未来可期。
陈昱君,民航学院19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发表一篇SCI、四篇中文核心论文;积极参与科创活动,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三等奖。
科研需要日复一日的认真与坚持,但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埋头苦干,而是整个团队的合作共赢。陈昱君回想研一入学时,由于本科未曾接触民航相关知识而感到不安,她的导师孙樊荣老师察觉到了这一点,耐心宽慰她说:“学习上的事情不要着急,我相信你的能力,我们慢慢接触这个圈子,多跟师兄师姐聊聊,向他们取取经,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之后,她第一次跟随师兄师姐参加了CITS国际会议,感受到了学术交流的魅力,也坚定了自己科研的决心。
孙老师一直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让陈昱君对“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在第一次投稿SCI期刊时。在投稿文章返修意见中评审老师犀利地指出文章中缺少的内容,并提出了进行更深入研究以完善论文的要求。她立马主动寻求孙樊荣老师的帮助,导师查看返修意见后给了及时的指导,她心中有了方向,随后跟研究小组一起探讨,确定了深入研究的思路,并且在修编细节上咨询了有经验的师兄。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下,更加深入完善的论文得以完成,并顺利被录用。
在报名参加数学建模之前,陈昱君就在观察寻找建队伙伴,因为她知道:有了好的团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集合了论文小能手顾师姐和数据大神姚同学后,她以队长的身份带领团队成功报名。在导师的指导下,小团队一起对竞赛题目进行梳理、对研究内容进行探讨、对技术路线进行推敲。作为队长,陈昱君重视论文进度的安排,以小时为单位精确划分研究任务,使研究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并留下了充裕的修改调整时间。通过团队齐心协力共克难关,最终以高质量高完成度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研究生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
回望三年科研路,陈昱君感悟到科研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的大小,而是有没有一颗坚定走下去的心。不论是论文投稿还是学科竞赛,要想去做、敢去做、坚持做。在途中,我们会结识互帮互助的小伙伴,会组成强大的团队,会创造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奇迹。
徐正凤,民航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论文两篇,核心论文一篇,国际会议一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发明专利两项,授权软件著作权三项,主持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作为队长参加202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参加2019年全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获三等奖。
徐正凤保研本校时选择了自己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专业方向,当确定研究课题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整理,总结目前课题中的研究难点和问题,并从实际问题出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她表示把握好自己研究的问题和目标很重要,这是科研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科研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每当这时,徐正凤总会先精读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中探索有可能适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断动手尝试。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自己动手去尝试各种方法才能知道是否可行,永远不能只停留在空想上。
除了自我的学习和提升,徐正凤能够在科研中取得一定成果也离不开来自导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确定研究课题,还是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次与导师的交流讨论总能让她打开新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同时,在她刚开始撰写论文时总有逻辑不够清晰、表达不够直观的问题,在导师逐字逐句指导自己修改的过程中,也让自己慢慢掌握了论文撰写的方法。在导师的帮助下,她也最终顺利发表了两篇SCI论文。
通过研究生期间近两年的科研生活,让她逐渐领会到在科研的道路上,只有自我的坚持和不断地借鉴学习才是长久走下去的秘诀,如果坐不了科研的冷板凳,不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就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唐荣,民航学院2019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已发表SCI论文三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主持“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培育项目一项。2019和2020年分别获得“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
“对于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这是唐荣对自己硕士期间科研的总结。
不断学习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唐荣除了学习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同时扩展视野去了解相关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参加线上的学习交流,浏览相关博客文章。积累的知识使得他对于自己的研究内容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奇思妙想”。在他看来,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自己科研工作能持续快速推进的基石。在导师的指导下,“奇思妙想”加上扎实的理论模型复现能力,帮助他在研二结束前完成三篇SCI论文的发表。
其次是学术交流,在唐荣看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需要帮自己找到一条新的路,而学术交流可以帮助自己鉴别这条路。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个人对于一个问题的认知往往是局限的。作为一个科研新人,唐荣深知自己需要与前辈讨论交流,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帮助自己判别这些“奇思妙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样,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同行最新进展,也是“取经”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新的知识和技能,他总能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保持竞争力。
锤炼品德,勇于创新
实学实干,追求卓越
这是每位国奖获得者身上闪耀的优秀品质
也是更多南航研究生
正在努力奋斗的方向
愿你们
不忘初心,乘风破浪
争做一名具有中国灵魂的卓越英才!